提多書第三章
順服的功課
多 3:1-2> 作官的不好也要順服?
3:1-2 基督徒首先要效忠耶穌,同時也要順服政府?;酵讲⒎浅椒?,守法只是一個開始,我們還要盡個人所能作一個好公民,參與服務社會。(有關基督徒對政府的態度,請參徒 5:29 ;羅 13:1-7 。)
多 3:3> 從前我是……今日還是一樣?還是……
3:3 很多人以為自由就是“想做就去做”,為所欲為,追求享樂和墮入各種私欲邪情,結果這只會叫人成為私欲享樂的奴隸,被身體所控制,再沒有自由(參彼后 2:19 )?;绞刮覀儾辉偈芩接妥锏妮犞?,得著自由,你已經獲得釋放嗎?
多 3:3-8> 從前的我,污穢不堪;祂的介入,生命得釋,祂是誰?祂究竟做了什么?
3:3-8 保羅總括基督為我們所做的救贖工作:我們由充滿罪惡的生命,轉換成由圣靈引領的生活。我們所有的罪都被洗凈,洗凈不單指用于洗禮的水,更指依靠基督的寶血。我們承認基督為主和基督的救贖工作,得著永生和各樣的福分,有圣靈在我們心里不斷更新我們,這都不是我們賺回來的或是配得的,這全都是神的恩典?!?BR>
多 3:9> 無知空談,辯論紛爭,世上日有,怎樣遠避?
3:9 保羅警告提多如同警告提摩太一樣,叫他不要牽涉在愚昧無益的爭辯中(參提后 2:14 )。這不是說我們要拒絕研究、討論或分析難解的經文的不同詮釋,他只反對那些意氣用事的無聊爭論,并非那些通向智慧的誠實討論。一旦觸發了愚昧的爭論,最佳的應對方法就是轉移到有用的話題上去,或者干脆抽身引退?!?BR>
多 3:9-11> 棄絕他們?保羅的愛心去了哪兒?他這樣做是為了什么?若換了是我……
3:9-11 那些導致分裂教會跟破壞合一的人一定要受到警告,警告本身應當用溫和的方法,規勸他們改正分裂的傾向,恢復良好的肢體關系。如果有人不愿意接受告誡,就要把他們拒之于教會以外。就像保羅所說,他們是明知故犯的。(有關如何處理教會紛爭的問題,請參太 18:15-18 ;帖后 3:14-15 。)
多 3:12> 保羅對伙伴的關切在這里可見一斑……
3:12 尼哥波立是希臘西岸的一個城市,亞提馬或推基古來接替提多在克里特島的工作,讓提多往尼哥波立見保羅,推基古是保羅可靠的伙伴(參徒 20:4 ;弗 6:21 ;西 4:7 )。提多要盡快離開克里特島,因為冬天在海上航行是十分危險的事?!?BR>
多 3:13> 亞波羅,就是嘛……
3:13 亞波羅是出名的傳道人,他是北非亞歷山太人,在以弗所成為基督徒后,受過亞居拉和百基拉的培訓(參徒 18:24-28 ;林前 1:12 )?!?BR>
多 3:15> 保羅經驗的整合,對當時的教會有大影響,不知道今天又如何?
3:15 保羅給提摩太和提多的信,是他最后的作品,標志著他生命和事奉的終結。對我們今天來說,這些書信實在是豐富的寶藏,成為教會領導模式的重要參考資料,讓長老、牧者、其他基督徒領袖在訓練新一代領袖時有所依據,去效法保羅積極地培訓提摩太和提多接替他使命的這一榜樣。仔細研究這幾封書信中的原則,我們可以得到領導教會及解決困難的具體指引。 ── 《靈修版圣經注釋》
提多書第三章
俗世圣徒(三 1 ~ 7 )
?。酵焦竦呢熑危?1 ~ 2 ):我們雖是天國子民,但同時生為世上的人,在國家、政府的管治下生活,有自己所屬的民族和國家。雖然傳揚天國的福音、為信仰作見證、引導人相信救主等都是我們的天職,但作為公民的基本責任,我們也當承擔。保羅要提多提醒眾人三件事:
?、? 對政府的態度:尊重、合作、守法。當然這是指正常情況下;不過當政府違理管治、施政不公義時又如何呢?保羅在這里沒有正面回答。不過,他又提出以下兩個原則?!?BR>
?、? 生活的目標:預備行各樣的善事。這善事當然不是指一般的善行,而是指神完美的旨意(參二 10 ;提后三 16 ~ 17 )。換言之,對政府或其他的事情,我們有一個目標,就是成全主的美意?!?BR>
?、? 行事的原則:不惡意批評、不采取對立態度,我們的做法是不流血和不抵抗?!?BR>
?。拔覀儚那耙彩恰k救了我們……好叫我們得稱為義”( 3 ~ 7 ):我們要十分徹底地領悟兩件事:第一,我們基督徒與其他的人并沒有兩樣,我們都是可恥的罪人。第二,我們在神面前得稱為義,并且成為祂的后嗣,完全由于神恩典的拯救,我們個人一點功勞也沒有,更不是因我們的德行比別人好。若非神的愛,我們會與別人一同在罪中滅亡。故我們對未信的親友也不能存有輕視心態,相反要關切他們,叫他們與我們同得福音的好處?!?BR>
?。爸厣南?、圣靈的更新”( 5 ):神對人的拯救,由耶穌的死與復活而完成,因教會的傳道和圣禮的施行而為人所看見,由人的信和接受而臨到人,藉圣靈的工作使新生命活現在人的生活中?!?BR>
?。耙虻k的恩得稱為義……或為后嗣”( 7 ):神的拯救不單將我們過去的罪赦免,今天叫我們得稱為義,過圣潔的生活;尤有進者,祂叫我們有盼望,期待未來與主同享天堂的快樂?!?BR>
結束的話(三 8 ~ 15 )
?。傲粜淖稣浭聵I”( 8 ):在克里特這個邪惡、淫亂的社會中,保羅特別注意信徒的生活。信神就是信祂的話,按祂的指示過一個有秩序的生活。在這里保羅提到在職業上彰顯我們的信仰。對邪惡不義的世代最有力的責備,不是言論而是行動,尤其在工作上所表現出來的盡責?!傲粜淖稣浭聵I”可能有兩個不同的解釋:其一是選擇那些對人有益的職業或工作,其二是好好實踐那叫別人得益的職責?!?BR>
?。耙h避無知的辯論……這都是虛妄無益的”( 9 ):我們的信仰不在乎雄辯。古怪奇突的理論和繁文縟節、神跡奇事等都不是我們所強調的。正如保羅說:希臘人要智慧、猶太人要神跡,我們卻傳釘十架的耶穌。我們并不高舉高言大智,乃是運用圣靈和大能的明證(參林前一 18 ~二 5 )。我們要記?。耗切]有結論和不能達到目標的討論,只是徒然浪費時間精力的空言,應盡量避免?!?BR>
?。胺珠T結黨的人……”( 10 ~ 11 ):這是指那些自以為懂得一切真理而目空一切,不考慮其他意見的人。他們將自己所想的強加于別人身上,勉強別人跟隨自己的想法和做法,這等人要警戒。如果他們仍固執己見,便要與他們保持距離,免受其禍!
?。Y束的話:保羅書信結尾常涉及個人的問候和一些信徒的消息。關于亞提馬,我們一無所知。推基古是保羅忠信的信差,曾替保羅送信到歌羅西和以弗所(參弗六 21 ;西四 7 )。亞波羅是有名的教師,是我們所熟悉的。至于西納,保羅稱他為律師,這“律師”一詞,如按希臘文一般的解釋,是指從事日常法律事務的專業人士,但亦可指猶太人的拉比(文士)。如保羅選擇前者的意義,則西納是新約中唯一從事日常法律事務的律師了!
祈禱 求神幫助我,在日常職務中盡忠職守,叫得榮耀,叫別人得益處。 ──《新舊約輔讀》
提多書第三章
3:1-8 信徒的社會責任
1 當順服掌權者(參串 1 ),熱心公益?!?BR>
2 當與所有人和睦共處?!?BR>
“大顯溫柔”:即“充分顯出謙讓的態度”?!?BR>
3-8 上 謙和待人的信仰根據──信徒脫離了以前的愚妄,獲拯救得稱義、作神后嗣,不是因著本身的好行為,乃是因著神的憐憫,藉著重生的洗和圣靈的更新?!?BR>
5 “重生的洗”:水禮(“洗”)是信徒與主同死同復活(羅 6:4 )、得以重生(約 3:5; 彼前 1:3,
23 )的外在表記?!?BR>
“圣靈的更新”:水禮本身不能使人重生;重生與新造的生命(林后 5:17; 加 6:15 )端賴圣靈的工作(約 3:3-5; 林前 6:11 )?!?BR>
7 “好叫 ...... 后嗣”:較好的譯法是“使我們既因祂的恩得稱為義,就可以按著永生的盼望成為后嗣?!保▍⑿伦g本)?!?BR>
8 “這話是可信的” : 可見 3-7 節也許引自教會的成文教義或詩歌?!?BR>
“留心作正經事業”:譯作“留心行善”可能較符合上文(參 1 )?!?BR>
3:9-11 末了的勸勉
要遠離無益的爭辯、棄絕屢勸無效的背道者?!?BR>
9 因“家譜”和“律法”而起的爭論,見“教牧書信總論”異端問題,提前 1:4 注?!?BR>
10 “棄絕他”:即斷絕來往,參羅 16:17 ?!?BR>
3:12-15 交代與問安
12 “尼哥波立”:位于希臘西岸,另見“教牧書信總論”?!?BR>
14 “預備所需用的”:或作“供應生活所需”?!?BR>
15 “你們眾人”:見提前 6:21 注?!?BR>
思想問題
?。保?1:1 提及神選民的信心和敬虔真理的知識,二者有何關連?
?。玻噺谋A_所列舉的長老資格( 1:6-9 )找出長老的首要工作,這些工作與長老的資格有何關系?
這對今日教會有何提示?
?。常f謊、饞嘴、懶惰是否只是昔日革哩底人的問題?
你所處的社會是否也有這些問題?
你如何在這環境下警醒生活,為主作見證呢?
傳道人應如何針對社會的通病去牧養教會?參 1:13 ?!?BR>
?。矗?1:15 是否表示罪惡只是主觀上的污穢感,沒有一個客觀的量度準
則?
認識神的人是否什么都可以做呢?
他們行為的準則是什么?參 1:16 ?!?BR>
?。担A_囑咐提多對教會內不同年紀、性別、身分的會友施以不同的教導( 2:1-10 ),原因何在?
這些會友若服從教導對周圍的人會產生什么影響力?
為什么每個信徒都應行善榮耀神?參 2:11-14 ?!?BR>
?。叮安豢山腥溯p看你”( 2:15 )與提前 4:12 “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”是保羅給兩位年輕傳道人的提醒,用意何在?
傳道人在生活上和事奉上應怎樣行才不致被人輕看?
?。罚?3:3-5 列出人信主后和信主前不同的心思和行為,這些分別是因著什么緣故?
試反省你的生活表現,看是否與蒙召的恩相稱。你在那方面必須繼續長進?
?。福?3:10 提到的冥頑不靈與專門結黨的人,究竟對教會造成什么破壞以致教會要棄絕他們呢?
若有人明知不是,還是要去犯罪,教會應怎樣對待他呢?
?。梗緯L帷吧啤弊?,試從全書找出“善”與什么事情有關?
這對信徒有么教訓?
?。保埃噺谋緯鴼w納傳道人在教導上應有的準則?!?
提多書第三章
基督徒公民(三 1 , 2 )
這里臚列出基督徒對大眾的職責;這些勸勉的話對革哩底人特別適合,因為他們是以混亂無秩序、好爭吵和對一切權柄表示不滿著稱。希臘歷史家坡里比亞( Polybius )說他們經常介入:‘叛亂、謀殺和互相殺戮的爭戰?!@段經文訂出良好公民應有的六種質素?!?BR>
良好公民是 守法的 。他應該明白除非人能守法,否則生活中必然呈現一片混亂。對掌權的和執行命令的,應給予當得的尊敬?;浇滩⒉粓猿秩瞬粦儆小畟€別’的獨特性;但它堅持人必須謹記他自己也是團體中的一份子。亞里斯多德( Aristotle )說:‘人是政治的動物?!@句話的意思是,人最能表達他的個性是在團體的架構內,而不是在離 的個人主義之中?!?BR>
良好公民應 積極事奉 。只要工作是好的,人就應該準備參與?,F代人患上一種‘閑悶’的通病。閑悶是從自私直接引起的。只要人按這種原則生活:‘為什么要我去做呢?讓別人去做吧!’他必然會覺得閑悶。生活的好處在于事奉?!?BR>
良好公民 說話要小心 。他不可誹謗任何人。人所不喜歡別人說他的話,他就不應該向別人說出來。良好公民在言語上要小心,像他小心做事一樣?!?BR>
良好公民應該 容忍 。他不應該好攻擊別人。容忍的希臘字 amachos 意思指 不是打斗的人 。這不是說良好公民對自己認為合理的原則也不堅持;它是指人絕不堅信只有自己的看法是對的。他應該明白別人也有權發表他的信念。正如他宣稱有權發表自己的見地一樣?!?BR>
良好公民要 仁慈 。這個希臘字是 epielke{s 它形容人毋須照足法律的條文去判斷事物。亞里斯多德說這個字的意思是‘寬容同情人性的軟弱’;并且有能力‘不單考慮法律的條文,也兼顧立法者的心思和本意?!砸粋€ epielke{s 的人會常常避免不公平的事,因為不公平的事常由于執法過苛而產生?!?BR>
良好公民要 溫柔 。這個希臘字是 praus ,它描寫人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脾氣。他知道什么時候動怒,和什么時候不應該動怒。當別人對不住他的時候,他會耐性容忍;但當別人受冤枉的時候,他會立即奮不顧身的去扶助?!?BR>
像以上所描述的質素,只有能讓基督在他們心中作王的人才可以獲得。任何一個團體的福祉,都靠賴生活在其中的基督徒,能否接受向世界顯明基督徒公民的崇高質素所決定?!?BR>
雙重的動力(三 3-7 )
基督徒的生活動力有兩方面?!?BR>
它首先由于認識皈依基督教的信徒,從前的情況并不比異教徒好?;酵降拿郎撇蛔闶谷蓑湴?;卻使人極其感恩。當他環視其他仍然過異教徒生活的人,他不會對他們存可鄙的態度;他會像韋菲( Whitefield )看見一個囚犯登上絞刑臺時,所說:‘若非上帝的恩典,我就是這個上絞刑臺的人?!?BR>
它由于認識上帝在耶穌基督里替人所成就的事。在新約中,沒有一段經文能比這段更概括,而且更充分的把基督替人所作的事列出來。關于這些工作,我們在這里可以看見七大特點?!?BR>
?。ㄒ唬┮d使我們與上帝建立一個新的關系。在祂到來之前,眾人站在上帝面前,畏懼這位君王;祂是使人驚懼而退縮的法官,令人惟有戰兢的統治者。但當耶穌來到的時候,祂告訴人上帝是天父,祂的心歡迎人投靠,祂的雙手張開并用愛歡迎世人。祂來告訴他們上帝的愛永遠緊握 他們而不放松;上帝并不是用公義去追究他們?!?BR>
?。ǘ┥系鄣膼酆投鞯涫堑k的賞賜,不是人可以賺得的;人只可以用完全的信靠和覺醒的愛去接受。上帝將祂的愛賜給人,純粹是出于祂的偉大良善之心;所以基督徒切不可以為靠自己的美善去賺取的,那只是上帝所賜的。因此基督徒生活的基調常應當是謙卑和感恩的態度,切不可驕傲自滿。整個過程是出于上帝本身的兩大質素?!?BR>
這是出于祂的 美善 。這個希臘字是 chre{stote{s ,是 行善的仁心 的意思。這是指一種非常仁慈的精神,常想獻上一切任何必需的禮物。所以 chre{stote{s 是概括一切仁慈的行為,不單時時發出溫暖的感情,并且發出慷慨的行動?!?BR>
這是出于上帝 對人的愛心 。這個希臘字是 philanthro{pia ,它的定義是 把人當作人而去愛人 。希臘人對這個美麗的字曾作過許多思想上的探討。它用于一個善人對他同儕的仁慈;一位仁君對他子民的和善關懷;一個樂善好施的人憐恤處于各種困境之人,給予直接的救濟;特別是指以人作被擄之人的贖價?!?BR>
在這一切事情的后面,不是人有什么功勞。這只是由上帝心中流露出來的慈善仁心和普及世人的愛而做成的?!?BR>
?。ㄈ┥系鄣膼酆投鞯涫怯山虝髅浇閭鹘o世人。它是藉 受洗的圣禮而來的。這并不是說別的方法無效,因為上帝并不局限于祂的圣禮當中;不過,上帝一直藉教會敞開恩門。當我們想及初期教會的洗禮時,我們必須謹記它是指成年男女的洗禮,他們是放棄異教信仰,直接加入教會。這就是說,他們決心棄絕從前的生活方式,而接受一個新的生活。當保羅寫信給哥林多人的時候,他說:‘你們已經洗凈、成圣、稱義了?!智傲?11 )他寫信給以弗所人的時候,說耶穌基督對教會,‘用水藉 道,把教會洗凈,成為圣潔?!ǜノ?26 )藉 洗禮,上帝的洗凈和再造的力量臨到人?!?BR>
在這方面,保羅引用了兩個字?!?BR>
他說到 重生 ( paliggenesia ),這個字與多方面有關聯。當皈依猶太教的人領洗后,他的情況猶如一個懷抱中的嬰孩。好像剛剛重生出來,開始新的生活一般。畢他哥拉斯信徒( Pythagoreans )也常常引用這個字。他們相信輪回的信仰;人死后藉 各種形式再回復生活,直至到適合脫離世上的桎梏為止;每次轉世就稱為重生。希臘的堅忍派哲學( Stoics )也愛用這個字;他們相信每三千年是一個循環期,期滿時全世界便會被大火焚燒,于是一個新世界便重生。當人們加入希臘的神秘宗教時,他們也被稱為‘進入永世而重生’。這個字的要點是指當人接受基督作救主和生命的主的時候,生命便整個更換。這是生命完全的更新,只可用新出生作比擬?!?BR>
他說及 更新 。這種說法猶如指舊的生命破爛了;而當人發現基督的時候,便有更新的作為,這不是在一個時間成為過去的完成,乃是天天重復的更新?!?BR>
起因和效果(三 3-7 )(續)
?。ㄋ模┥系鄣亩鞯浜痛髳凼墙? 教會而傳給人的,但在這一切的背后,是圣靈的大能。沒有圣靈的大能,教會的一切工作、宣道、圣禮都會失去效能。若沒有圣靈大能支撐,無論教會的組織如何完善,禮儀如何莊嚴,建筑物如何美奐美輪,一切只是虛有其表。這個教訓是清楚易見的。教會的復興不是來自組織上增長效率,而是來自等候上帝動工。我們不是不要效率,但是如果圣靈離開,無論效率多高,總不能將生命氣息吹進人體內?!?BR>
?。ㄎ澹淼囊磺行Ч腥矫?。它能寬恕過去的罪。由于上帝的慈悲,祂不會再記念我們以往所犯的罪。有一次,有人因為自己以往所犯的罪,帶 愁盲苦臉來見奧古斯丁。奧古斯丁對他說:‘你不要再望 自己的罪,乃要注視上帝?!@并不是說人畢生不須為自己的罪悔改;乃是當記念自己罪孽的一刻,同時應當使他能想到上帝的饒恕之心?!?BR>
?。淼男Ч彩菫榻裆纳??;浇藤n給人的祝福不只限于將來;它叫人此時此地就能獲得他從來不知的生活質素。當基督進入人的生命中時,他才第一次開始真正的生活?!?BR>
?。ㄆ撸┳詈?,就是有更大的事物的盼望。對基督徒來說,最好的事情還是存在將來;他明白在地上與基督一同生活不管是多么奇妙,但那來生一定更偉大?;酵骄褪侵溃合F嬉酝淖锩缮饷?,高興今生能與基督同活,盼望來生還有更崇高生活之人?!?BR>
必須行動,爭辯的危險(三 8-11 )
這段經文強調需要有基督徒行動,和一些辯論的危險?!?BR>
譯作‘留心作正經事業’這句話中的‘作’字,希臘字是 proistasthai (英文譯作 practise );它的字義是 站在面前 ,指店員站在店鋪前,高聲叫賣。這句話可能有兩個解釋。它可能命令基督徒只許參與受尊敬而對人有益的商業;在初期教會中,有些職業是信徒加入教會之前必須放棄的。但是這句話更可能包括較為廣泛的含義,就是基督徒必須做對人有益的美事?!?BR>
本段經文的第二部分是警告無益的辯論。希臘哲學家花許多時間去辯論他們精巧編織的難題。猶太人的拉比虛耗時間替舊約人物堆砌出想像的家譜。猶太人的文士則用極長時間去討論安息日應做與不應做的事,和什么是潔凈和不潔凈的食物。有人說,如果因討論宗教問題,便以為自己虔誠,有一種危險,因為他除了沉迷討論宗教的事情外,其他什么事情都不理,討論神學問題比在家中表現出仁慈、關心與助人,和在工作中有效率、勤奮和忠誠要容易得多。我們不顧基督徒生活的簡單工作留給別人去做,而去參加討論深奧的神學問題,本身就不是一種美德。這種討論只是使人逃避基督徒的職責,結果是一事無成?!?BR>
保羅深知基督徒的真正職責在乎基督徒的行動。這并不是說基督徒的討論完全沒有地位;乃是說討論若不產生行動,是大大的浪費了時間?!?BR>
保羅的建議就是叫人避開好爭競,和愛結黨的人。英文欽定本稱這種人為 異端 ( heretic )。這個希臘字是 hairetikos ;它的動詞是 hairein ,意即 揀選 ;而 hairesis 的意思就是一黨,或一個學派或一小 。這個字本來沒有惡意,只有當人樹立私意和存心與教會的一切教訓、協議和傳統敵對的時候,它的惡意才顯露出來。所謂異端只是確定自己是對,而其他的人盡都是錯的人。保羅的警告就是反對高舉自己的思想來考驗一切真理的人。人必須時時小心不要讓任何思想使他與信眾的團契分隔。真正的信仰不將人分開;乃使人團結?!?BR>
最后的問安(三 12-15 )
保羅像平常一樣,結語的時候便以個人的信息和請安結束他的信。我們對亞提馬的事一無所知。推基古就是保羅最信賴的送信者。他曾把保羅的信分別送到歌羅西和以弗所教會(西四 7 ;弗六 21 )。尼哥波立在以辟拿斯( Epirus ),也是羅馬撻馬太?。?Dalmatia )的一個最佳的工作中心。有一點值得一提的,希臘偉大的堅忍派哲學大師,伊比克德( Epictetus ),后來在這地方創立他的學說而自成一派?!?BR>
亞波羅是一位著名的教師(徒十八 24 )。但關于西納,我們則一無所知。這里稱他是一個 nomikos 。這個字可以有兩種解釋。 Nomikos 是一個慣常用來稱呼 文士 ( Scribe )的字;因此西納可能是一個皈依基督的猶太人拉比。此外這也是希臘人慣常稱呼的‘律師’。倘若它是這個解釋的話,西納就是全新約所提的唯一執業律師而身份顯赫的人(注:中文圣經把它譯作:律師)?!?BR>
到了最后,保羅給眾基督徒的建議,就是叫他們要有善行(要學習正經事業);這樣他們不用倚靠別人,而且還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?;酵焦と俗鞴げ粏沃挂銐蜃约核?,并且有余??梢苑仲泟e人?!?BR>
其次,就是最后的請安;正如保羅在每一封書信結束時所用的,最后的一個字就是恩惠。 ── 《每日研經叢書》
提多書第三章
第五段 信徒應有的品行( 3:1-11 )
一.奉公守法( 3:1 )
1 保羅對羅馬教會的信徒,也同樣地教訓他們要服地上政府的權柄(羅 13:1-4 );因為沒有權柄不是 出于神的,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神。但注意本節末句 “豫備行各樣的善事” 。在圣經中 “豫備行各樣的善事” ,是指神所要我們行的善,亦即遵行神的旨意(參弗 2:10; 提后 2:21;3:12-17 )。所以 “順服作官的,掌權的” ,是以那些官和掌權者都是按公正行善,不抗拒神的人而論。倘若政府的命令使我們背棄信仰,則依照使徒和許多古圣徒們的榜樣, “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” (徒 5:29 )?!?BR>
使徒彼得的書信中亦有相似的教訓── “你們為主的緣故,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,或是在上的君王,或是君王所派罰惡善的臣宰” (彼前 2:13-14 )。注意: “為主的緣故” 是整個教訓的關鍵;換言之,只要能叫主的名被人信服,得著榮耀,對主福音的見證有利,信徒就應盡量順服人的一切制度,在國家社會中,成為一個奉公守法的公民。幫助社會的安寧進步,這也是信徒應有之本分?!?BR>
二.柔和待人( 3:2 )
2 “毀謗” 就是說別人的壞話,使人受虧損?;酵綗o論對誰都不可說人的壞話,自己喜歡的人固然不說,就是自己不喜歡的人也不應當說,乃應隨時說造就人的好話(弗 4:29 )?!?BR>
“不要爭競” ,毀謗與爭競有關。為著要使自己顯得比別人好,往往除了盡量顯露自己之外,還要把別人說壞了;所以毀謗和爭競總是連在一起的?!?BR>
“爭競” 就是不等候神的高舉,要自己高舉自己(參詩 75:5-7; 彼前 5:6 )?!?BR>
“總要和平” ,和平是圣靈的果子之一(加 5:22 )。我們所傳的福音被稱為 “和平的福音” (弗 2:17 ),每一個已經與神和好了的人,也都有責任勸人與神和好(林后 5:18-19 );所以不論別人怎樣爭權奪利,神的兒子 “總要和平” ?!?BR>
“向眾人大顯溫柔” 。真正的溫柔不是只在某一兩個人跟前顯得溫柔;乃是向 “眾人” 都顯得溫柔,那才是圣靈所結果子之 “溫柔” 。主耶穌說: “我心里柔和謙卑” (太 11:29 ),所以溫柔的信徒是像主的信徒?!?BR>
三.圣靈的更新( 3:3-7 )
這幾節把信徒未重生之前與重生之后的情形作一比較。說明信徒不該像未重生前那樣過著各種罪惡的生活;乃當表現神兒女的美好見證。不論對政府,對一般人,都應當如上文所說的,曉得行各樣善事,不與人爭競。這樣才不辜負神藉圣靈重生我們的恩典,也才足以顯示我們是有永生盼望的屬神后嗣?!?BR>
?。保厣暗木皼r( 3:3 )
3 保羅追述已往未信主的情形。在此共提及九項:
?。保盁o知”
指對神的事愚昧無知,對于永死的痛苦與永生的福樂全無感覺?!?BR>
?。玻般D妗薄?BR>
指不服真理、背叛神。 不信的人被稱為 “悖逆之子” (參弗 2:2 ),心中有邪靈運行?!?BR>
?。常笆苊曰蟆薄?BR>
受罪惡、各種今世虛榮,以及假宗教的迷惑?!?BR>
?。矗胺赂鳂拥乃接薄?BR>
未信主之前作各樣私欲的奴仆。奔波勞碌,竭盡心思才智,不過為滿足肚腹、男女、爭名貪利……等各樣的私欲,整個人生變成服事私欲的人生?!?BR>
?。担把鐦贰薄?BR>
按新舊庫譯本,及英希對照本之英譯,此 “宴樂” 應與上面私欲連在一起── “各樣私欲和宴樂的奴才” ?!?BR>
?。叮皭憾尽薄?BR>
圣經小字作 “陰毒” ,指深藏不露之毒計,暗中害人?!?BR>
?。罚凹刀实男摹薄?BR>
就是不愿意看見別人比自己好的心。有嫉妒的心,就必然會暗中設法陷害自己所嫉妒的人,如掃羅之對大衛(參看撒上 18:6-30 )?!?BR>
?。福笆强珊薜摹薄?BR>
即可惡的。我們本來是值得人憎恨的?!?BR>
?。梗氨舜讼嗪蕖薄?BR>
不但自己本身可恨,且彼此相處時,又互相恨惡。根本原因在我們的生命已經敗壞?!?BR>
?。玻穸鞔蕊@明的時候( 3:4 )
4 本節表示,神我們救主要拯救我們的恩慈,早已蘊藏在祂心中;但卻照祂的時候逐漸顯明出來。對于整個人類救贖計劃之實施,神有祂的時候(參加 3:23-24;4:4-6 );對于每一個靈魂的拯救,神也有祂的時候,到了祂的時候, “祂便救了我們” (多 3:5 )?!?BR>
?。常厣南矗?3:5-6 )
5 本節提及神的拯救有兩個要點:
?。保k為什么救我們?
不是因我們有什么好,乃是因祂自己的憐憫。意思與弗 2:8-9 相同: “你們得救是本乎恩,也因著信,這并不是出于自己;乃是神所賜的;也不是出于行為,免得有人自夸” ?!?BR>
?。玻k怎樣救我們?
“藉著重生的洗,和圣靈的更新” ?!?BR>
“重生的洗” 是什么洗?
這一定不是水洗。重生是圣靈的工作,就是從圣靈而生(參考約 3:6-8 )。水洗并無除罪的功效,只求在神面前有無愧的良心(彼前 3:21 )。約 3:5 的 “水和圣靈生” 之 “水” 應指神的道而非洗禮。彼前 1:23 說: “你們蒙了重生……是藉神活潑常存的道” ??梢娂s 3:5 之水實即象征 “道” (參雅 \cs3 1:18 )。這 “重生的洗” 應指信徒重生得救時受圣靈的經歷而說?;接墒レ`道成肉身(這是一個奧秘),教會亦因圣靈的洗而成為基督的身體。教會是基督的身體,也是一個奧秘(弗 5:30-32 )── “都從一位圣靈受洗,成了一個身體” (林前 12:13 )。按身體的教會而論,是在五旬節時因圣靈的洗而誕生;按信徒個人來說,是重生時受圣靈的經歷,也就是靈洗的經歷,使他們成為那已經誕生了的奧秘 “身體” 的一部份(有關圣靈的洗請參閱拙作 《圣靈的工作》 )?!?BR>
“和圣靈的更新” 。圣靈重生了信徒,因而生命首次更新,成為新造的人(林后 5:17 );且又住在信徒心中,使他們的心靈意念都繼續獲得更新、變化(羅 12:2 ),能以明白神的旨意?!?BR>
16 “厚厚澆灌” 就是很豐富地賜下。 “澆灌” 原文字根 ekcheo{ ,就是 “傾倒” , “流出” 的意思。在路 5:37 被譯作 “漏出” ,約 2:15 譯作 “倒出” ,羅 5:5 譯作 “澆灌” 。 “厚厚澆灌” 只是形容神所賜恩膏之豐厚,如膏油傾下來那樣;但無理由表示,這是指信徒對領受圣靈方面之另一種特殊經歷說的;也不能因此便推想圣靈只是一種流質。 “身上” 不應被強調為身體上,它的實際意義是指臨到我們這個人?!?BR>
?。矗郎呐瓮?3:7 )
7 本節繼續第 5 節的意思。祂照祂的憐憫藉圣靈重生我們,為叫我們因祂的恩稱義。 “重生” 就是得著永生神的生命。主耶穌說重生是由圣靈而生(約 3:3-5 ),但圣靈所生的是什么生命?主在約 2:15 (即該論題之結語)說 “使一切信祂的都得永生” 。這永生之生命全然是出于神的恩和人的信,不是 “我們自己所行的義” 所能得著的;故本節下半 “可以憑著永生的盼望成為后嗣” ,就是可以成為有權承受神屬靈產業之兒女的意思?!?BR>
“永生的盼望” ,永生是我們信的人所已經得著的(約 5:24 )。何以又稱為盼望?這盼望是否表示 “永生” 尚未得著?不是。雖然我們現今已經得著永生的生命,卻還未實際進入永生之境界中,乃是仍在物質的世界活著;所以在永世中永生所能享用的福分,對我們來說仍是一種盼望?!?BR>
四.留心作美事( 3:8 )
8 在教牧書信中,保羅常提及 “這話是可信的” (提前 1:15;3:1; 提前 4:9; 提后 2:13 )。晚年的保羅,愈多經歷救恩的真道,愈覺其真實可信;因而在言談之中,不知不覺有這種感嘆。另一方面,這句話似乎暗示當時的教會對于純正之真道,已漸感厭煩,而不深切地感到它的可信;因而使徒一再地提醒我們 “這話是可信的” ?!?BR>
“我也愿你把這些事,切切實實的講明” ,怎能切切實實把真道講明?必須自己先信得十分真切確實。 “這些事” ,當然是指該章 1-7 節的教訓;正如 2:15 的 “這些事” 是指上文的教訓一樣?!?BR>
把真理的道切實講明的結果,可使那些 “已經信神的人留心作正經事” ?;酵饺粢蛐趴可穸粍照龢I、不好好作工,將完全誤解了圣經真理的結果。他們若明白真理必然會殷勤作工,不求人的濟助;保羅對帖撒羅尼迦的信徒也有類似的教訓(參帖后 3:7-12 )?!?BR>
但 “作正經的事” ,圣經小字作 “留心行善” 。中文新舊庫譯本作 “留心愛護維持各樣善工” , K.J.V. 作 might be careful to maintain
good works ,與英希對照之圣經相同。是則所謂 “留心作正經事” ,不是指普通事,乃是留心作主的圣工?!?BR>
五.遠離背道者( 3:9-11 )
?。保h離的事( 3:9 )
9 在提前 1:4;6:4,20 ;保羅對提摩太亦有類似的吩咐。猶太人一向重視家譜之探究,以顯示自己先祖之光榮。革哩底教會似乎亦遭遇以弗所教會相似的傳異端者,因此他們對律法與恩典多半弄不清楚;再加上些猶太人特有的夸口和偏見,以致常引起各種 “辯論” 、 “分爭” 和 “爭競” 。這些事對信徒,不論在真理、知識或靈性方面,都是無益的(詳參提前 1:3-4 注解 )?!?BR>
?。玻h離的人( 3:10-11 )
10 第 10 節 “棄絕” 的原文 paraiteomai ,由 para (在旁)及 aiteo{ (求)二字合成,是拒絕、請辭、避免的意思。在路 14:18 譯作 “請(準我)辭了” 。在徒 25:11 及提前 5:11 譯作 “辭” ,提前 4:7; 提后 2:23; 來 12:25 均譯作 “棄絕” 。來 12:19 則譯作 “求” ( entreat )?!?BR>
11 第 11 節之 “背道” ,原文 ektrepho{ ,由 ek (出)與 strepho{ (轉)二字合成,新約只用過五次,有轉出,轉棄,轉離等意。在提前 1:6 譯作 “偏離” ,提前 5:15 譯作 “轉去” ,提前 6:20 譯作 “躲避” ,提后 4:4 譯作 “偏向” ,來 \cs3 12:13 譯作 “歪腳” ;只有本節譯作 “背道” ,語氣似乎譯得太重。這些分門結黨的人,尚未能與 “離道反教” 之人同列,乃是 “犯了罪,自己明知不是還是去作” 的人。對于這等人應當推 “辭” 他,其意大概指應拒絕和他們合作,不許他們參與圣工活動,或對他們請求的幫助予以推辭?!?BR>
問題討論
圣經教訓信徒當順從掌權者有無范圍,有何其他類似教訓?
毀謗與爭競有何關系?信徒當如何待人?
信徒未重生之前的景況如何?
什么是重生的洗和圣靈的更新?
“澆灌” 在圣經中還有什么其他譯法?圣靈只是一種流質嗎?
“永生的盼望” 這句是否表示信徒還未得永生?
怎樣把真道切實講明?
保羅要我們遠離什么事?什么人?何故?
保羅為什么要提多棄絕分門結黨的人?
第六段 最后的囑咐( 3:12-15 )
一.速到尼波哥立( 3:12 )
12 “亞提馬” ( Artemas ),圣經他處未有提及他的事,其名字的意思是 “底米丟女神所賜的” ??磥碓谒€未信主之前,是拜偶像的,也許在保羅于以弗所布道時才信主的(參徒 19 章全)?!?BR>
“推基古” ,保羅第二次游行布道回程時,他的名字列于保羅的同工之中(徒 20:1-6 )。保羅第一次在羅馬下監時,他就曾受命把以弗所書及歌羅西書帶給小亞細亞教會;而保羅的第二次在羅馬下監,他仍是保羅的忠心同工,并受打發到以弗所接替提摩太的工作,好讓提摩太可以趕到羅馬與保羅相見。(見提后 4:12 )
在此說: “我打發亞提馬,或是推基古” ,看來保羅已打發亞提馬去革哩底;故提后 4:12 中,推基古才被打發到以弗所?!?BR>
“你要趕緊往尼哥波立去見我” 。尼哥波立是馬其頓西南方的一個???,靠近亞該亞。此時保羅似在前往馬其頓途中,所以要提多趕緊到尼哥波立與他相會。按提后 4:19 -21 的記載,大概保羅在尼哥波立與提多相會,即一同繼續南下至哥林多,又轉往米利都,準備去以弗所與提摩太會面(提前 3:14 );但在未到以弗所之前,即再度被捕,交回羅馬獄中。其時保羅知道自己殉道期近,便寫了提摩太后書,并重新打發同工至各工場?!?BR>
二.為亞波羅送行( 3:13-14 )
13 注意本節末句 “叫他們沒有缺乏” ,說明了為什么保羅要提多為律師西納和亞波羅送行的原因。其意是要提多留意他們的需用,在送行時顧念到他們行程中的費用,不叫他們缺乏;注意,保羅叫一個傳道人顧念一個律師,叫他沒有缺乏?!?BR>
14 此節在新舊庫譯本中譯作 “連我們的人,也要為著諸般的需用,學習實行維持各樣的善工” ?!?BR>
這樣 14 節是與 13 節緊連的,它不是指一般信徒要學習正經事,預備所需用的;乃是指保羅的同工們,在工作上,要學習信靠神,以維持工作的需要。神的工人不但要學習為自己的生活信靠神;也要學習為工作的需用信靠神,才不致于不結果子?!?BR>
三.問安與祝禱( 3:15 )
15 全節比較特別的是 “請代問那些因有信心愛我們的人安” 。這是所有保羅書信中沒有用過的。這句話與約一 5:1 : “凡信耶穌是基督的……也必愛從神生的” ,意思十分接近。信心是愛心的根基(弗 3:17 ),信徒所以愛主的仆人,是因為從他們所傳的道中得著信心,領略了基督的愛,所以才會愛從神而生的人。保羅這句話,似乎暗示有些人雖然也裝著愛他們的樣子,卻不是真心愛他們。那些人并非被主所感動,因愛主而愛主的仆人;乃是分門結黨另有企圖。所以這句話把問安的祝禱的范圍縮小了;只對信徒而發,并不包括傳異端者在內?!?BR>
問題討論
尼哥波立在什么地方?保羅與提多會合后準備到那里?
保羅叫提多要顧念律師西納和亞波羅,叫他們沒有缺乏。有何要訓?
本書之祝禱語中有什么特別的句子?──
陳終道《新約書信讀經講義》
提多書第三章
伍.會眾中的勸誡(三 1 ~ 11 )
三 1 提多也要 提醒 在革哩底教會的信徒,有關他們對政府的責任?;酵降膽B度是,所有政府都是神所任命的(羅一三 1 ),政體可能是非基督信仰的,甚至是敵基督的,但有一個政府總比完全無政府好。無政府就無秩序,人民是不能在無政府狀態下長久生活的,就算統治者個人不認識神,他在崗位上仍是“主所立的”,所以應受別人尊敬?;酵揭?順服作官的 和 掌權的 。但如果政府超出神任命的范圍,下令信徒違背神,那么信徒就應該拒絕,因為有使徒行傳五章 29 節的原則:“順從神,不順從人,是應當的?!比绻虼吮粦土P,就應順服地忍受,像是為主忍受的?;酵經Q不可參與反政府叛亂,尋求以武力推翻政府?!?BR>
附篇──基督徒與世界
信徒應該遵守法律,包括交通法例,并交稅款和其他征費。在正常情況下,他們應是守法的、有禮的和順命的公民??墒?,有三方面基督徒要與他們正常的責任行為有所分別。這三方面是投票、尋求當選參政和拿武器上戰場。關于首先兩件事,下列是圣經中有益的指引:
1 .基督徒身處世界,但不屬這世界(約一七 14 , 16 )?!?BR>
2 .全世界的制度都在那惡者手中,都已被神定了罪(約壹五 19 下;二 17 ;約一二 31 )?!?BR>
3 .基督徒的使命不是要改進這世界,而是令人從世界得救出來?!?BR>
4 .信徒幾乎不能避免地成為世上國家的公民,但他的基本公民權是在天上的,因此他須以自己為一個客旅,在世上只是一個異鄉人(腓三 20 ;彼前二 11 )?!?BR>
5 .沒有當值的士兵會將今生的世俗事務纏己身,恐怕這樣會令招他當兵的主不悅(提后二 4 )?!?BR>
6 .主耶穌說“我的國不屬這世界”(約一八 36 ),作為衪的使者,我們應向世界宣布這真理?!?BR>
7 .政治本身性質很易被濫用而腐敗,基督徒應與邪惡不公平的事分別出來(林后六 17 , 18 )?!?BR>
8 .在投票時,基督徒通常選一位認為是正直和誠實的人,但有時,神的旨意是要提升最卑微的人(但四 17 )。在這情況下,我們怎知道神的旨意是什么呢?怎么遵行神的旨意呢?
另一個問題是:當國家命令他入伍,信徒應否參加戰爭呢?辯論雙方的論點都很強,但在于筆者,平衡雙方的觀點,筆者還是傾向反對參戰入伍的。以上列舉的原則都支持這觀點。但還有其他觀點,( 1 )我們的主說:“我的國若屬這世界,我的臣仆必要爭戰?!保s一八 36 )。( 2 )衪也說:“凡動刀的,必死在刀下?!保ㄌ?52 )。( 3 )取去人的性命與衪的教訓的整體概念違背,主說:“要愛你的仇敵?!保ㄌ?44 )
倘若他們的國家容許他們作憑良心的反對者和非戰斗人員,那些反對以武力戰斗的人會心存感謝?!?BR>
另一方面,很多基督徒男人曾為尊嚴而戰斗,他們知道新約從正面的觀點看待百夫長(例如哥尼流和猶流)。同樣,軍旅生活的比喻語言也用來表明基督徒的爭戰(例如弗六 10 ~ 17 )。如果作軍人本身是錯的話,我們很難明白保羅為什么呼召我們作“耶穌基督的精兵”。無論人取那個觀點,他不應審判或斥責那些反對的人,對于不同的意見我們應容納?!?BR>
基督的門徒另外要盡的義務是:要 豫備行各樣的善事 。不是所有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──很多現代的廣告都是謊話。另外,一些企業所賣的商品對人的靈魂、精神和身體健康都是有損的。為了得良心上的平安,信徒應該避免作這些職業?!?BR>
三 2 基督徒 不要毀謗 。圣經其他地方尤其禁止說統治者的壞話(出二二 28 ;徒二三 5 )──這個命令所有基督徒要記,尤其在激烈的政治運動中,或在被壓逼和被逼迫的環境中。然而這禁制是用來廣泛地保護每個人,免受嘲笑、中傷、侮辱和言語上的欺凌所害。如果基督徒遵從這簡單的觀念 不要毀謗 ,憂愁和煩惱之苦海是可以避免的!
我們要 和平 ,并且避免爭吵。有兩個人才能起爭執。有一個人來要與 艾朗賽 博士為一件他所傳講又不重要的事爭執時, 艾 博士這樣回答:“好了!親愛的弟兄,當我們到天家時,我們當中有一位準是錯的,或許這人就是我?!边@種精神可結束所有爭拗?!?BR>
我們 不要爭競 。我們若不想像主耶穌,就很難想及這種德性。主耶穌脾氣和善又有恩慈,愛好和平,善于與人修好。還有我們要向 眾人大顯溫柔和 禮貌,溫柔和禮貌都是基督徒應學習的美德。這主要是指謙卑地想及其他人,將別人放在首位,對他們說恩慈的話和作恩慈的服事。禮貌是服侍別人為先,服侍自己為后,在有機會時猝然出面幫助,并且對于別人的恩惠很快表示贊賞。他總沒有粗魯、低級和殘酷的行徑?!?BR>
三 3 在這段強調倫理道德的經文里,使徒保羅再次加插有關我們救恩的道理,強調救恩的目的是一個充滿善行的生命。所要表達的意念是這樣:( 1 )我們得救前的光景, 3 節;( 2 )我們救恩的性質, 4 至 7 節;( 3 )救恩的實際結果, 8 節。我們悔改歸主之前的生相,神描繪得不折不扣。我們宣稱知道一切答案,其實 我們從前 也是 無知 的,不了解屬靈的真理,而我們的選擇和行為都是愚拙的。我們從前 悖逆 神,同樣也悖逆父母和其他權威。我們從前 受 魔鬼 迷惑 ,又受我們自己歪曲的判斷所迷惑,經常行錯路,走進街角的死胡同里。我們從前 服事各樣 不潔的壞習慣,奴役于邪惡的思想生活里,行各種易犯的罪。生命是一局對別人行 惡毒 和 嫉妒 的游戲。我們是不可愛的和自私的,我們也是可憐的,但我們卻令別人比自己更可憐。我們是 可恨的,又是彼此相恨 的:鄰舍相爭、同事彼此斗爭、業務競爭者互相傾軋、家人不和,都是生命中很悲哀的筆記!
三 4 圣經的反語(但)之一終止了這幅人類墮落的慘淡圖畫。我們應對這反語何等感謝!這顯示了神偉大的介入,使人從自我毀滅中得救。有些人稱這就是神在人通往地獄路上的攔路石?!?BR>
但到了神我們救主的恩慈,和他向人所施的慈愛顯明的時候……。這發生在一千九百多年前,主耶穌向世界顯明自己的時候。在另一方面,神的善良和慈愛在我們得救的時候,顯明給我們看了。這些屬性的彰顯,表露在衪差衪的愛子來到世間為反叛的罪人死之上。這個用詞向人所施的慈愛是從希臘字 philanthropy 來。這字將愛、恩慈和憐憫的意念結合起來。神我們救主之名稱是指父神──我們救主的意思是因為衪差衪的兒子,來到世間為我們的罪成為我們的救主。主耶穌也稱為神我們救主(二 13 ),因為衪承受了所要求的刑罰,使我們可以得寬恕和赦免?!?BR>
三 5 他救了我們 ,從罪的一切孽債和懲罰中出來──包括過去、現在和將來的罪。當救主死的時候,今天的人的罪仍是將來的,衪的死將罪全都遮蓋了。但是福音最簡單和最清楚的真理之一,總是最令人難以接受的,就是救恩 不是 基于好 行 為。人不能因他過基督徒的生活而成為基督徒,不是好人才能進天堂。圣經一致的見證是,人不能賺取救恩,或因功勞獲得救恩(弗二 9 ;羅三 20 ;四 4 , 5 ;九 16 ;一一 6 ;加二 16 ;三 11 )。人不能以好行為救自己,在神的眼中,人的一切義行都像污穢的衣服(賽六四 6 )。人不能因過基督徒的生活而成為一個基督徒,人自己根本沒能力過基督徒的生活。天堂不是好人去的,是那些藉神的恩典得救的罪人去的!
好行為不可賺取救恩,只是得救之后所生的結果。那里有真正的救恩,那里就有好行為。所以我們讀到,神救我們不是因 我們自己所行的義,乃是照他的憐憫 。救恩是 憐憫 的行動──憐憫在,公義就不在。公義要求應受處罰的受處罰; 憐憫 提供一條公義的道路,使刑罰可以避開?!?BR>
神 藉 重生的洗 拯救了我們?;诟臍w主是真正地做個新造的人(林后五 17 )。這里新造的人以洗澡的比喻表達出來。這與主耶穌所用的比喻相同,衪教導門徒重生只須一洗,然而,脫離不潔卻須很多次的清洗(約一三 10 )?;诟牡南磁c浸禮無關,不是以水為身體清洗,而是以神的話將道德意念清洗(約一五 3 )。浸禮并不是這清洗的象征,乃是描繪與基督同埋葬,進入衪的死(羅六 4 )?!?BR>
我們的新生命也可以稱為是 圣靈的更新 。神的靈帶來偉大的改變──不是將新衣裳穿在舊人身上,而是將新人穿上新衣裳!圣靈就是重生的媒介,而神的話就是那工具?!?BR>
三 6 神將圣靈 厚厚澆灌在我們身上 。每個信徒自重生的一刻起就有圣靈內住在生命中。圣靈足以帶來榮耀的更新,衪是 藉 耶穌基督我們救主 賜下的。就像法老王宮里一切的豐盛,藉約瑟賜給雅各的眾子,同樣神的祝福,包括圣靈說不盡的祝福,都藉主耶穌賜給我們了。耶穌就是我們的“約瑟”?!?BR>
可稱頌三一神的三個位格都在我們的救恩里提到了:父神( 4 節);圣靈( 5 節)和子神( 6 節)?!?BR>
三 7 我們重生的即時結果是: 我們因他的恩得稱為義,可以憑 永生的盼望成為后嗣 。透過在基督耶穌里的救贖,神以奇異恩典的作為算我們為義,我們也成為神為愛衪的人所預備的一切東西的后嗣。一切永恒里的事能叫我們與基督同在和使我們更像衪的,都是我們的盼望?!?BR>
三 8 當保羅說“ 這話是可信的 ”,我們是否認為這是指之前的部分,還是指本節的其余部分呢?他的論點似乎是這樣:既然藉如此偉大的救恩得救,我們過的生活就應與我們蒙召的恩相稱?!?BR>
提多在革哩底的事奉要重這些事情( 1 至 7 節已討論過),好叫信徒能 留心作正經事業 。雖然 正經事業 可以指值得尊敬的職業,但較廣泛的意思──一般的 正經事業 ──很可能是正確的。一些教訓能令一個人的行為,與他自稱為基督徒的說話一致的,都是好的和 有益 的;所有教訓該有個人的和實際的應用?!?BR>
三 9 當然,基督徒在事奉中要逃避很多的陷阱。在保羅的時代,很多分爭是有關潔凈的食物和不潔凈的食物,安息日的條例和奉行一些圣日的;又有對于 家譜 的 爭論 ,不是關于先知的家譜,就是關于人類的家譜。另外,還有在律法之上附加的,繁復又紛亂的條例之爭吵。保羅非常討厭這一切,認為是 虛妄無益的 ?!?BR>
在我們時代的主的仆人,要用心記保羅的勸告,避免以下的思想的改變:
專注規律,不專注屬靈的真實。例如自古以來辯論用發酵的酒還是用葡萄汁,用發過酵的餅還是無酵餅,用大家的杯還是用個人的杯──以為這些就是圣經中重要的問題!
爭辯不重要的字句?!?BR>
偏重一個真理,甚至一方面的真理,而排除其他所有真理?!?BR>
把圣經內容靈意(寓意)化,直至變得不合理?!?BR>
神學理論的挑剔,對任何人都無益處?!?BR>
從字辭方面漫游,進到政治小道或進到基督徒的大行動上,反對這樣,又反對那樣?!?BR>
當世界正走向滅亡時,花珍貴的時間在這些事上是悲哀的!
三 10 那些專注在這些小事上的 人 是 分門結黨 的異端者。 5 他通常執一音符,便舉世奉響,很快他便聚攏一群有共同興趣的人。他們對事情都有反面看法,其余的人就被他們排擠出去。他不會放棄教條上的拿手好戲,更喜歡將會眾劃分黨派。教會總不可容忍這等無意義的事。如果一次或兩次的警告,他都不停止行動,他就應被逐出當地教會了?;酵揭矐苊馀c他有社交上的接觸,希望這種排斥可令他悔改,對神的話有更平衡的看法?!?BR>
三 11 為怕一些人認為 這等人 對教會并沒有很嚴重的威脅,使徒保羅嚴厲地品評他為 已經背道,犯了罪,自己明知不是 ,還是去作的人。他的行為是離經背道的,而不是基督信仰的另一個版本。他組成小組或黨派 犯罪 。他 自己明知不是 ,還是去作,因為他在負責任的基督徒警告之后,仍固執地偏行自己的惡?!?BR>
陸.總結(三 12 ~ 15 )
三 12 使徒保羅向提多提出一些短的指引,以結束本書信。他計劃 打發亞提馬,或是推基古 到革哩底來幫助他。我們已知道有關 推基古 的事(徒二○ 4 ;弗六 21 ;西四 7 ),但 亞提馬 的事就不知道了??磥韽奶崮μ髸恼?12 節,我們知道 推基古 被差往以弗所去,不是往革哩底去,所以 亞提馬 很可能代替他往革哩底。當他到達時,提多要往 尼哥波立 ,因為保羅已經決定在那里 過冬 。在那時期,最少有七個城市名叫尼哥波立,但多數的評注家都相信提多選擇的是在以彼流的一城市,在希臘西面的?!?BR>
三 13 提多將有探訪者── 律師西納和亞波羅 ?;蛘咚麄兙褪菍⒈A_的信帶給提多的人。那時候有兩種律師──律法師,解釋宗教法律的人;辯護士,處理民事法訴訟的人。我們要決定 西納 是屬于那一類別,筆者認為應屬于前者,因為很可能他被召來是要幫助提多平息在摩西律法上( 9 節)冗長的爭吵。如果他是個民事律師,他必是個誠實的人!另外的 亞波羅 ,我們在新約使徒行十八章 24 至 28 節和哥林多前書讀過關于他的事?;蛘咚甘峭粋€人。當保羅告訴提多 要趕緊給 這兩人 送行 時,包括勸告他要在他們留在革哩底的日子殷勤地接待他們,并且為他們前行的路程預備一切所需的?!?BR>
三 14 提多要教訓其他基督徒( 我們的人 )顯出殷勤接待來,要照顧病中和軟弱的人,并且對有需要的人樂意施贈。工作不只是為了滿足他們自己的需要和欲望,他們也要有清晰的基督徒異象,叫他們賺錢也為了與一些少得權利的人分享(參看弗四 28 下)。這樣可救他們從自私自利的不幸中,和浪費不結果子的生命悲劇中得自由?!?BR>
三 15 結束的問安不應被看為平凡和不重要。在一些國家,基督徒的數目小,他們或被藐視,或被逼迫。這些仁慈的說話可傳達很多的愛、友情和鼓勵。 同 使徒保羅 在一處的人 問候提多,而提多要代為將這些問安轉達給好些人,他們因 有信心 而愛保羅和他的同伴。最后,保羅以支配他生命的主題──主的恩惠──來結束這封書信?!?BR>
愿恩惠常與你們眾人同在 。阿們?!?BR>
評注
1?。ㄒ?1 )參看以弗所書第一章和羅馬書第九章,可更全面了解揀選的道理?!?BR>
2?。ㄒ?6 )很多人相信盡管離婚有時是可行的,但教會職員不應是個仳離的人?!?BR>
3?。ǘ?7 )很多時(看新英王欽定本注腳),批判性文本喜作省略,這版本大部分根據古老而又現存的抄本,主要來自埃及。英王欽定本和新英王欽定本喜歡用傳統版本( TR )。這版本通常但不一定也受到主要的抄本(主要文本)支持?!?BR>
4?。ǘ?14 )在今天這點看來很古怪,因為“特殊”的意義已經改了。英王欽定本是很準確的翻譯,很多所謂“錯誤”(像這里的)是因為差不多四個世紀以來英語意義上的改變而已?!?BR>
5?。ㄈ?10 ) Heretic 這個字(英王欽定本)是來自一個希臘字,意思是喜愛傾軋的或愛分裂的(新英王欽定本)。一個分裂教會的人通常教導錯誤的或“異端的”道理。但這是 hairetikos 后期發展出來的?!?BR>
── 《活石新約圣經注釋》
B 社會上的生活態度(三1-2) 1. 在當代的社會中,基督徒的行為對福音的傳講極為重要。保羅沒有新的建言給克里特的基督徒,因為他要提多提醒眾人順從。后面這個動詞,就辛普森的看法是指“忠心的”順從,清楚的顯示基督徒面對政府的義務。做官的、掌權的這兩個字相連,出現在保羅的筆下數次,一般都指屬靈上的仲裁者。但此處保羅顯然擔憂這些愛騷動的克里特人,他們太有可能將教會牽連上政治的動亂,如此只會使福音受到質疑。希臘文的動詞peitharchō譯作順服,基本上就是遵從一般人民當守的規章。
在任何的地方,基督徒都應當預備行各樣的善事。不論何處要求好市民當參與的公共活動,若無涉及道德良知的問題,他必須盡力配合。
2. 忍住不要毀謗,需要相當的恩典,但是特別有助于福音的傳揚?;酵奖仨毰c人無爭(新譯;amachos和合:“不要爭競”),避免傾軋相斗,而且要體諒人(NIV;和合:“和平”),要溫和待人。不爭競與和平(或溫和)亦出現在提摩太前書三3對監督的要求。向眾人大顯溫柔在RSV里作“向眾人顯出完全的謙恭有禮”,雖然prautēs照字面解釋是“彬彬有禮或溫順”(祈理認為是“謙沖細心”)。這些特質充分的反映在耶穌的生命上。
C 福音的優越大大勝過不信的心(三3)
就像二章11-15節一樣,這里以神學上的陳述來支持所勸誡的內容。
3. 如果提多因克里特人的性格而失望的話,他應該回想自己的過去,因為回顧過去往往能幫助我們了解神在我們身上的恩典是何等的大。乍看之下,所列舉的這些過去的惡性似乎夸大了些,但保羅在其他地方也是使用類似的言辭,來說明自己未信之前的經歷(參:林前六9-11,四17-24)。當保羅說:我們從前也是無知(anoētos),說出過去我們缺少屬靈的認知。其次是針對神悖逆的心,而受迷惑則是與人有關。希臘文受迷惑(planaō)指的是錯誤的引導而致迷失。用奴仆來比喻基督徒過去服事私欲和宴樂。就希臘倫理學,這兩樣的組合是眾所皆知的,但如今當基督徒回顧過去,比起希臘道德學家有更不同的意義(參類似的組合在雅各書四1、2)。只有重獲自由的人,才能因著過去的悲苦來感恩。常存惡毒、忌妒的心顯出過去生命中反社群的本性,這兩個字都強調惡意的怨恨。結尾的形容是可恨的,又是彼此相恨,是整段的高潮。第一個字(stygētoi)在希臘文圣經中僅出現在此處,意思是“令人憎惡的”。彼此相恨,讓我們看見恨能如此迅速的倍增。
D 救主的作為與顯現(三4-7)
4. 從兩個角度的描述,神的愛再一次藉著福音照亮,對比上述的幽暗。第一個描述是恩慈(chrēstos),這是保羅在新約里的一個專用字,常常用來形容神的仁慈,雖然也曾被用來形容人(林后六6)。第二個字慈愛(philanthrōpia)則通常用來針對憂傷的人,但言及神的時候,它一般是代表神對人類的愛。在使徒行傳二十八2里則用來形容人的仁慈。有人認為這里特別有為被擄的付上贖價的意思(參Lock)。
有人認為這里的語匯是來自皇帝崇拜,且認為連結神與我們救主是故意與錯誤的皇帝崇拜成對比。但同樣的頭銜在第6節里歸給耶穌基督,所以必是出自基督徒對救恩的領悟。參:二章11節里相同的動詞epiphainō(顯明)。
5. 接下來保羅似乎引自基督徒的詩歌,就像第8節一開始的格式一樣。耶利米亞認為它可能形成部分浸禮時的詩歌,從藉著重生的洗便知道這看法亦不無可能。至于負面的陳述并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,則是想帶出與下一節里,神全然憐憫的性格相對的作用。RSV的譯文較佳:“并不是因我們在公義里所作所行的”。公義(dikaiosynē)這個字是針對遵守摩西的律法,完全與保羅的用法一致。保羅深知藉著人的努力是不可能達到救恩的地步,是神自己照他的憐憫賞賜給我們。保羅從未厭倦這個主題。
藉著重生的洗這句話被釋經學家仔細討論。loutron這個字被AV、RV、RSV、NIV譯作“洗”,但是RV旁注譯作“洗滌盆”。在LXX中,這個字出現三次(歌四2,六5;傳三十一25),在每一個出現的地方都不是指容器,而是洗滌這個動作。在新約其他地方唯一出現的,是以弗所書五26,“要用水藉著道,把教會洗凈”。大多數釋經學家把這個洗,當作是洗禮,而且把譯作重生的palingenesias與約翰福音三5連在一起。這是當時斯多噶學派所用希臘字,形容大自然周而復始,僅與新約馬太福音十九28的用法類似,那里提到末世一切都要更新。但這里按這基督徒的新生,而有了新的意義,不是宇宙的更新,而是個人的更新。所謂新造的人(林后五17),就是每一個相信的人都懷著過去從未有的能力。
圣靈的更新明確指出伴隨著重生所帶來的更新。一方面指出進入救恩的行動,另一方面指出新生命的品質。更新指出整個“形成新的”過程,而不是恢復過去的能力。經由圣靈的工作,使相信的人居住在更高的境地(參:羅十二2對圣靈的更新有相同看法)。在哥林多前書六11有類似的說法,雖然有的學者區別保羅的受洗觀是信心行動的印記,而教牧書信作者對受洗的觀點,則是認為洗禮本身就具有能力。持有如此看法的人認為由本節看出教會正形成圣禮的信仰,洗禮本身則有魔術般的能力(參Scott)。然而這樣的看法造成爭議,因為整段經文是刻意設計來顯示神恩典的宏偉,而許多細節,如關于信心的重要作用,則被刪除。在哥林多前書的經文里同樣沒有提到信心,但保羅肯定沒有以受洗取代信心,否則就違反了他在羅馬書六2-4的教導??傊?,在這一節里,沒有理由認為洗與信心毫無關系。
有兩種可能的方法來建構下半節。重生與更新可被視為分開的兩個動作,或是都依賴受洗,只是以不同的角度來形容同一件事情。然而因為“重生”必須在“更新”的過程之前,而“更新”則從來沒有被形容為“洗”,所以前者的解釋較為合理。需要注意的是,“洗”在這里只是一個象征字,不是真的用水把罪洗去。
6. 澆灌的圣靈直接讓我們想起五旬節所發生的事(徒二33),這兩處都使用相同的動詞澆灌(ekcheō)。希臘文的不定過去式也指向歷史上發生的事,但這里很清楚的指向保羅和他的助手對圣靈的經歷,因為用了在我們身上的這句話。當保羅形容神將圣靈厚厚(plousiōs)的澆灌,這個字字面意義是“豐富的”(就像RSV的翻譯,參:西三16及提前六17),表明神從未吝嗇將圣靈賞賜給我們。而這禮物傳遞給我們的,就是耶穌基督我們救主,與早期的基督徒信仰一致(徒二33)。在這些經文里有清楚三一神論的陳述(參Spicq),雖然有的學者對這一點質疑(參Hanson、Holtz)。
7. 下一句話無可否認具有保羅的特色——因他的恩得稱為義(參:羅三24)。但是一些學者有異議,他們認為這里不管是稱義或是恩典,皆非保羅思想。他們的根據是,按照本節的上下文,稱義是受洗所結的果子。而恩典則是“能力”的意思。然而,在如此簡潔的福音聲明中,我們認為作者的意思是稱義在受洗之后,實在沒有根據,因為這無疑過度高舉了受洗的角色。更合理的想法是得稱為義,是前面所說的他救了我們(5節)的延義,這子句以hina開始(好叫我們成為后嗣)。這段經文的重點在,沒被稱為義的人,不能成為后嗣,而保羅必然同意這樣的聲明(參:加三從稱義開始,三11,以成為后嗣結束,三29)。
后嗣尚未能完滿的擁有一切,永生的盼望一句已經清楚交代。希臘文中有介系詞kata(意指“按照盼望”)。整個句子傳達堅固的確據(參:二13的注釋),這確據是根基在于被稱為義的人,能期待所有要給他繼承的一切。這一切并沒有將今生所擁有的生命排除在外,更確切的說,是期待完滿的實現(參一2,類似句子的注釋)。至于屬格永生可伴隨著盼望或是后嗣。就前者來說,它給了盼望的實質;就后者來說,它是形容所繼承的。前者似乎與前后文較一致。
?、?最后的訓誡(三8-11)
A 關于好行為(三8)
8. 這話是可信的必須與前面的神學論述關聯在一起(4-7節),可視為保羅神學的梗概。辛普森做了非常好的注釋,“這不是‘工作與獎賞’的程序,而是‘支取與擁有’建構成的基石”。這些提多必須講明的事,不是受洗與圣化的儀式,而是包含所有前面信里所提到的一切。對信徒留心行善的建議,支持了這個看法。譯作講明(diabebaioomai)的動詞,被用在提摩太必須面對的假教師身上(提前一7)。他們所堅稱的,是他們自己不明白的;但提多與任何傳福音的牧者,卻是堅稱他們所明白的真理。
這些堅稱的內容是直接針對那些已信神的人,因為真信心是不可或缺的基礎。在這根基上,才能有正確的行為。他們的目的是要鼓勵相信的人留心,就是在所持守的善事上要深思熟慮。譯為作(proistamai)的字,通常意指“置于……前面”,此處的關身語態,可譯作“被推向前”,有可能意味著“誠實的做事”(如RV旁注)。但是,這個讀法需要給“行善”一個不同于教牧書信里的含義,因此可能性極低(參Lock)。
B 關于假教師(三9-11)
9. 因為保羅在一章10-16節,已經面對過克里特人的假教師;又重提這件事,或許指出他特別在這方面,很關心克里特的基督徒。他在提摩太前書也是這樣(參:一4及下,六4)。這里所提的在克里特猶太色彩濃厚的異端,和前面所提的一樣清楚。雖然如此,有的學者認為異端所教導的與諾斯底主義有關,但這是根據“家譜”必須以諾斯底的觀念來理解,而推想出來的(但參:提前一4)。
結合辯論與家譜,在提摩太前書一4也出現過,說明克里特與以弗所的情形非常類似。形容詞無知的附于“辯論”也出現在提摩太后書二23,一樣強調這類愚蠢普遍存在于那些自稱教師的人中間。這里還出現兩個字,也普遍見于兩邊的假教師:一是空談(ereis),與提摩太前書六4一樣,還有紛爭(machas),則與提摩太后書二23一樣,是無謂質問的結果。至于紛爭的內容是律法,指的必是摩西的律法。
這些事是提多需要遠避的,這個希臘文peristamai字面含義是“轉身以便面對另一個方向”(參:提后二16有相似的用法)。要提多遠避的基本理由是,這些事根本無益且是徒勞的錯誤教導。對于所有牧養的人,要牢記在心。
10. 希臘文hairetikos在這里譯作分門結黨的人,有別于同字根的英文字heretic(異端學說者)。只有在后期才使它有更專用的意思“持著錯誤教義的人”。這里提的是按自己觀點而結黨的人。不同的動詞paraiteomai(毫無關系)用來表達躲避的意思。它是一個模糊的字(參:提前四7),并未傳達逐出教會的意思,僅傳達“不列入會籍”的意思。對這些假教師,首先只是警告(nouthesia,在新約中只有保羅使用過的字,參:林前十11及弗六4)。如此寬大的主張令人驚奇,直到第三次警告后,才施以比較嚴重的棄絕。
11. 如果覺得采取這樣的行動太嚴厲,提多必須清楚看見這等人的心是何等剛硬?!胺噶俗铩北仨毎粗耙还潄砝斫?,亦即蓄意挑起紛爭。去與心思扭曲的人爭論,是很無意義的,也不需要定他們的罪,因為他們是被自己定罪。無論如何,這里并非要討論定誰的罪。但要強調一個事實,就是墮落與犯罪的行為,最終要反過來定他們自己的罪。
?、?私人的事及結論(三12-15)
就像其他的書信一樣,保羅以個人的事情做結尾。事實上,這是相當典型的保羅風格。連主張原始殘篇理論的學者,通常也認為這是真實原著的一部分。98
12. 顯然當提多去見保羅的時候,馬提亞和推基古要暫代他的位置。我們對馬提亞一無所知,但推基古是保羅得力的助手,且根據提摩太后書四12,保羅打發他去以弗所接替提摩太(參:提后四12注釋)。
有好幾個城市都稱為尼哥波立(勝利之都),是為了慶祝征戰得勝而建立的。我們無法確定究竟這里指的是哪個都市,但一般認為是在伊庇魯斯,雖然沒有證據證明保羅去過伊庇魯斯。但在這里及提摩太后書四21,保羅計劃要在那里過冬,也要求他親密的助手盡可能趕來。
13. 律師西納除了此處之外,沒有再提及。但是亞波羅則出現在很多地方(使徒行傳及哥林多前書)。律師(nomikos)這個字可以用來形容專精希伯來或是羅馬律法的人。就福音書來講,應該是指前者(亦即摩西律法),但因為西納是希臘名字,或許他更精通羅馬律法。
提多必須幫助這兩位上路(NIV;和合:“給……送行”)。這并不代表西納和亞波羅一定在克里特,雖然這是最合理的假設。提多也有可能在去尼哥波立的路上與他們相遇。然而因為提多必須叫他們沒有缺乏,證明提多所在的位置能在物質上給他們幫助。所以最好的假設,是他們同時拜訪克里特,而保羅很想確定他們有沒有受到合宜的款待。
14. 給了提多特別的指示之后,又加上一般的勸誡給我們的人(呂譯;和合:“我們自己的人”)。一般來講是指克里特的基督徒,因為這些人是要學習行善,這是要凸顯第8節里已經說過的。
基督教信仰實際的一面,在這里鮮明的表達出來。所需用的可以是必須的或是缺乏的。前者的解釋較有可能,是RSV據此翻譯作“所以可以幫助緊急的需用”。所有愿意在緊急需用上用心的人,永遠不必擔心他們會不結果子。
15. 沒有必要查明向提多問安的pantes(每個人)的身分。但是將一同服事的同工并列在結語里,是保羅的典型風格,雖然未必有固定的形式。
那些因有信心愛我們的人比起空泛的問候語,更令人有親密的觸動。信心之前缺少了定冠詞,代表en pistei不應該被視為成為基督徒的信心,或許可以視為一般人所了解的“忠實的”的意思。
最后的祝福與提摩太前后書一樣,除了加上眾人這個字,為了與這一節開始的用字配合。
提多書
提多書第三章
3:1
本節教訓信徒如何對待各種形式的地上的政府。新約圣經中還有兩處提到此事:《羅馬書》13:1-10和《彼前》2:13-17??梢姵跗诮虝苄枰@方面的指引。
教會團體當日與政府間的關系可能很緊張,有的教會本著順服神不順服人的原則,甚至拒不納稅(羅13:6及注)。保羅提出信仰上的基礎:一切權柄出于神,治理國家和地方事務的是神所命,故應中服;但另一方面也指出神的旨意是要他們秉公行義,賞善罰惡,讓大家可以平安無事度日(提前2:2),可以預備行神要我們行的各樣的善事見證祂(弗2:10)。為了這,我們應奉公守法,幫助社會安定進步。
3:2 基督耶穌是我們的好榜樣。保羅寫這句話時,一定想到主說的“我心里柔和謙卑”的話(太11:29)。
3:3-7
這幾節將一個人信主前和信主后的生活加以對照,重申2:11-15的教訓:人得救不是靠自己的功勞,而是完全靠神的憐憫?!爸厣南础辈皇钦f受水禮得重生,而是說信主的人因神的憐憫和恩典得到新生命,受洗只是重生和表征;所以接著說“圣靈的更新”,因為神藉著圣靈更新我們。
這里也看見三位一體的教義:神的恩典、主基督的救贖、圣靈的更新,使信的人可以得到永生的盼望。
3:8 “這話是可信的”指3-7節所說的話?!耙研派竦娜恕敝富叫磐?。教會應該關注社會的需要,幫助促進安寧與進步。
3:9
這里所說的也見《提前》1:4,7;4:7;6:4,但添上了更多有關律法的教訓。針對的是那些專注舊約律法、嚴格要求信徒遵守、時常為此爭辯不休的假教師?!凹易V”指血統、世系;“律法的爭競”當指飲食上的戒律,因這些人視物質為惡,要人盡量少接觸。革哩底島的猶太人不少,律法主義的信仰可能影響教會甚大。保羅指出這一類的空談和辯論是無益的。
3:10-11
“分門結黨的人”就是傳講異教之輩。這些人的心地和天良都已污穢,在教會內制造分裂,根本不聽警戒,明知故犯。保羅教導:照主的話警戒過一兩次后(參太18:16),若仍不改,就要加以處分?!皸壗^”有不與之來往的意思。
3:12
亞提馬一名不見他處?!巴苹拧保嚎础短岷蟆?:12注。尼哥波立一名意為“勝利之城”。羅馬帝國境內不少城市都叫此名。此處或為羅馬皇帝奧古士督建于希臘西海岸伊拜魯斯(Epirus)內的尼哥波立城,以紀念他在主前32年打敗安東尼和埃及女皇克麗奧佩特拉聯軍的戰功。(保羅寫此信時尚未到達尼哥波立,但打算在那里過冬)。
3:13
律師西納只見此處,當為一位熟悉法律法的人。亞波羅是保羅的同工(看徒18:24-28;19:1),有人相信西納與亞波羅當時都是旅行布道者,也是把此信帶給提多的人。
3:14 “學習正經事業”當為3:8的延伸,要基督信徒自食其力,努力工作,不做寄生蟲;同時熱心為善,不虛度此生。信仰在身體力行中發揚光大。
3:15 本節有兩個“我們”。第一個指保羅和寫信時與他在一起的人;第二個與其他二本“教牧書信”同,是向教會全體的問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