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<optgroup id="uvnlq"><li id="uvnlq"></li></optgroup>
  2. <acronym id="uvnlq"></acronym>

      <legend id="uvnlq"><font id="uvnlq"></font></legend>
      <optgroup id="uvnlq"><li id="uvnlq"><del id="uvnlq"></del></li></optgroup>
    1. 新約 - 羅馬書(Romans)第2章

      你這判斷人的??!無論你是誰,都沒有辦法推諉。你在什么事上判斷人,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己的罪;因為你所作的,正是你所判斷的事。
      我們知道, 神必照著真理審判行這些事的人。
      你這個人,你判斷行這些事的人,自己所行的卻是一樣,你以為能逃脫 神的審判嗎?
      還是你藐視 神豐富的恩慈、寬容和忍耐,不曉得他的恩慈是要領你悔改的嗎?
      可是你一直硬著心腸,不肯悔改,為自己積蓄 神的忿怒,就是他彰顯公義審判的那天所要發的忿怒。
      神必照各人所作的報應各人:
      以永生報答那些耐心行善、尋求榮耀尊貴和不朽的人,
      卻以震怒和憤恨報應那些自私自利、不順從真理而順從不義的人;
      把患難和愁苦加給所有作惡的人,先是猶太人,后是希臘人,
      卻把榮耀、尊貴與平安賜給所有行善的人,先是猶太人,后是希臘人。
      因為 神并不偏待人。
      凡不在律法之下犯了罪的,將不按律法而滅亡;凡在律法之下犯了罪的,將按律法受審判。
      因為在 神面前,不是聽律法的為義,而是行律法的得稱為義。
      沒有律法的外族人,如果按本性行律法上的事,他們雖然沒有律法,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;
      這就表明律法的作用是刻在他們的心里,有他們的良心一同作證,他們的思想互相較量,或作控告、或作辯護。
      這也要照著我所傳的福音,在 神借著耶穌基督審判各人隱情的那一天,彰顯出來。
      你身為猶太人,倚靠律法,仗著 神夸口,
      而且明白他的旨意,又從律法得了教導,能夠辨別什么是好的,
      自信是瞎子的向導,在黑暗中的人的光,
      愚昧人的導師,小孩子的教師,在律法上得了整套的知識和真理;
      你既然教導別人,難道不教導自己嗎?你傳講不可偷竊,自己卻偷竊嗎?
      你說不可奸淫,自己卻奸淫嗎?你憎惡偶像,自己卻劫掠廟宇嗎?
      你既然以律法夸口,自己卻因犯律法而羞辱 神嗎?
      正如經上所說的:“ 神的名,因你們的緣故在列邦中被褻瀆?!?/td>
      你若遵行律法,割禮固然有益處;但你若是犯律法的,你的割禮就不是割禮了。
      這樣,沒有受割禮的人,如果遵守律法所規定的,他雖然沒有受過割禮,不也算是受過割禮的嗎?
      那本來沒有受割禮卻遵守律法的人,就要審判你這有儀文和割禮而犯律法的人。
      因為表面上作猶太人的并不是猶太人,在肉身上表面的割禮也不是割禮。
      唯有在內心作猶太人的才是猶太人;割禮也是心里的,是靠著圣靈而不是靠著儀文。這樣的人所受的稱贊,不是從人來的,而是從 神來的。
      羅馬書第二章   羅 2:1> 提醒指點,用心良苦,論斷人?我不是這個意思啊…… 

        2:1 當我們感到要以正義的姿態來指出別人的罪時,我們必須小心。我們要指出罪惡,但一定要以一個謙卑的態度。很多時候,我們把別人的罪看得很清楚,卻不知道那些罪同樣生長在我們的里面。只要我們細心反省,就會發現我們所犯的罪,是社會上普遍流行的。比如愛說人閑話的人,也經常指責別人說他的閑話?!?BR>
        羅 2:1-15> 保羅所說的你同意嗎?他竟說人不能靠自己得救,你知道我一向表現不錯啊…… 

        2:1-15 保羅的信到達羅馬教會的弟兄姊妹手中后,他們毫無疑問地會同意保羅對拜偶像者、同性戀者及犯罪的人的指責;但是對他所說“你們和他們一樣,不能逃罪”,他們一定會感到震驚。保羅強調沒有人有足夠的善行,可以拯救自己。若想不受懲罰,跟基督永遠同住,就惟有仰賴神的恩典。這個真理對于任何人都同樣有效。不管是罪大惡極的,還是誠實正直的,保羅在此無意討論什么罪重,什么罪輕;只強調我們犯任何罪都只有信靠耶穌才能使罪得赦和得享永生,在基督以外,再沒有任何赦罪的方法?!?BR>
        2:4 人很容易把神對我們的容忍,誤解為祂接納我們的敗壞生活。自我評價原本就不容易做到;但向神坦然承認我們的行為,讓祂指出我們的缺點,更是困難。身為基督徒,我們必須恒久地祈求神,讓神指出我們的罪,求祂醫治??上覀兺ǔV粫@訝神對別人的寬容,卻極少想到神對自己的容忍?!?BR>
        羅 2:5-11> 誰人都要見神面!神你不是在嚇唬我吧,我的模樣,何敢…… 

        2:5-11 雖然我們很少因所犯的罪立刻受到懲罰,但是神最終的審判卻是確實的。我們不曉得什么時候審判會臨到,但是知道在那一刻人人都要面對創造主,沒有人可以逃得掉。(有關審判的經文,請參約 12:48 ;啟 20:11-15 。) 

        羅 2:7> 遵行神旨意得永生?信就得救?何者講對了? 

        2:7 保羅說,凡恒心遵行神旨意的人都會得永生,這跟他前面惟有因信得救的講法( 1:16-17 )并沒有矛盾。我們不是靠好行為得救,但是我們如果把生命交給神就自然會討祂的喜歡。我們的善行不是賺取恩典的條件,乃是感謝神的一種回應?!?BR>
        羅 2:12-15> 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,這句話是說給誰聽?我們不是有神的律法嗎? 

        2:12-15 所謂“不知者無罪”,人只會因他所知道的而被定罪。那些認識神的道和律法的人,就按著神的道和律法接受審判;那些從沒有讀過圣經的人,就要按著他們良心的標準接受審判,因為良心會告訴他們什么是對的,什么是錯的?!?BR>
        羅 2:12-15> 其實人是知道什么是善,什么是惡的,只是又會繼續犯罪,不知何解…… 

        2:12-15 只要你到世界各地走走,必定能發現不論哪一種社會和文化,都有神的道德法律在其中。例如,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都禁止謀殺,只是每個社會都有人違犯這法律。人類真是愚頑極了,明明知道什么是對的,卻偏偏堅持錯的。因此,單是知道什么是善并不足夠,我們更要有善的行為。向神及自己承認我們跟其他人沒什么分別,連自己的良心標準都達不到,更何況神的道德標準呢?這就是得蒙赦免和醫治的第一步?!?BR>
        羅 2:17-29> 信仰是活出來的,你說;怎樣才算?我如何“活出來”? 

        2:17-29 保羅繼續指出,每個人在神面前都是有罪的。在描述異教徒和不信者的命運以后,他就轉向那群宗教的特權階層。他們雖然知道神的心意,卻因為沒有活出信仰而被定罪。今天那些生長在基督教家庭的基督徒,如果活不出他們所信奉的,保羅的指責就是針對他們了?!?BR>
        羅 2:21-22> “你既教導別人,還不教導自己嗎?”這話嚇了我一跳,我不會講一套,做一套吧…… 

        2:21-22 保羅指出猶太人也需要以律法來教導自己(而不是別人)。因為他們通曉律法,在批評他人的時候,又懂得為自己的行為尋找藉口。但是律法并不只是字面上的最低要求,也是一個根據神的心意而制訂的生活指導;律法更提醒我們要與神建立良好的關系,否則就不能討祂的喜悅。當我們批評別人之前先要省察自己,看看這些罪是不是也以別的形式出現在我們身上?!?BR>
        羅 2:21-27> 照我講的那套去做,挺容易的,你笑我天真? 

        2:21-27 這幾節經文對偽善者作出了嚴厲的指責。糾正別人的過錯總是比督促自己的行為容易;講正確的道理遠遠比實踐這些道理容易。你是不是也常常要求別人做一些你自己也不愿意或很難做到的事?努力使自己言行一致吧! 

        羅 2:24> 我身我心反映神模樣,糟糕,若是這樣,人會如何看神? 

        2:24 你要是聲稱是屬神的人,就必須照著神的旨意生活。你要是不順服神,就會羞辱祂的名,別人也會因你的緣故而誹謗神。當別人觀察你的生活的時候,他們聯想到的神是怎樣的呢? 

        羅 2:25-29> 我們不用行表面的割禮,但要行“心里的割禮”,我…… 

        2:25-29 割禮是神與祂的子民立約的記號,所有猶太男性都要接受割禮(參創 17:9-14 )。根據保羅所言,如果不聽從神的律法,即使受了割禮的猶太人也算不得什么;另一方面,沒受割禮的外邦人如果遵行律法的要求,也可得到神的愛和接納。保羅繼續解釋,作為一個蒙神喜悅的真猶太人,并不是表面上行了割禮的人,而是內心堅信神,愿意順服神的“內在的猶太人”?!?BR>
        羅 2:28-29> 只有外在不足夠,保羅要求可真高;怎樣的人始得救?可會是…… 

        2:28-29 成為猶太人就表示是神家里的人,可以承受神的應許。這里保羅一針見血地指出,只有外在的條件而沒有內在的本質,絕不能成為猶太人。只有內心跟神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猶太人──神家里的人(參加 3:7 )。參加教會聚會、接受洗禮、堅信禮,或成為會友都不足夠,就像單純接受割禮也不足以成為猶太人一樣。神希望我們真心相信祂、順服祂。(有關心里的割禮,請參申 10:16 ;耶 4:4 。) 
      欧美大尺度又长又粗真做禁片

      1. <optgroup id="uvnlq"><li id="uvnlq"></li></optgroup>
      2. <acronym id="uvnlq"></acronym>

          <legend id="uvnlq"><font id="uvnlq"></font></legend>
          <optgroup id="uvnlq"><li id="uvnlq"><del id="uvnlq"></del></li></optgroup>